产后新妈妈应该做好饮食进补的工作,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进补的方式和应注意的问题也是不同的。

不同体质产后饮食调整方法寒性体质产后妈妈寒性体质的人一般在产后会出现面色苍白,怕冷或四肢冰冷,口淡不渴,大便稀软,尿频,量多色淡,痰涎清,涕清稀,舌苔白,容易感冒等情形。
这种体质的产妇肠胃虚寒,手脚冰凉,气血循环不良,应该多吃温补的食物,如麻油鸡、烧酒鸡,四物汤、四物鸡或十全大补汤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达到气血双补的目的,同时也能够避免筋骨扭伤,腰背酸痛等问题。但原则上不能太油,以免腹泻。
同时产妇还可以吃一些荔枝、龙眼、苹果、草莓、樱桃、葡萄,尽量少吃一些寒凉的蔬果,如西瓜、木瓜、柚子、梨子等。
热性体质产后妈妈热性体质的人,在产后易面红目赤,怕热,四肢或手足心热,口干或口苦,大便干硬或便秘,痰涕黄稠,尿量少色黄赤味臭,舌苔黄或干,舌质红赤,易口破,皮肤易长痘疮或痔疮。
这种体质的产妇不宜多吃麻油鸡,比较适合的食物有山药鸡、黑糯米、鱼汤、排骨汤等,蔬菜类可以选丝瓜、冬瓜、莲藕等较为降火的。或者吃青菜豆腐汤,以降低火气。在水果方面应该少吃荔枝、龙眼、苹果等
中性体质产后妈妈中性体质的人一般没有特殊常发作的疾病,所以饮食上就要容易选择。但仍需注意,月子时适当滋补十分重要,但也不可大补特补,过犹不及。例如人参补气止血,刚生产完住院期间正在开始排恶露,若服用人参会使恶露难以排出,导致血块淤滞子宫引起腹痛,严重的还会有胎盘脱落不完全,可能引起大出血。
因此必须等到产后第二三星期左右,血块没有了才能服用人参茶。还有很多人认为鹿茸具有补肾壮阳、易经养血之功效,对于子宫虚冷不孕等妇科阳虚病症具有较好的作用。因而产后服用鹿茸会有利于产妇身体的尽快康复。
但实际上产妇在产后容易阴虚亏损,阴血不足阳气偏旺。如果服用鹿茸则会导致阳气更旺,阴气更损,造成血不循经等阴道不规则流血症状。
我是然然妈咪育儿,很高兴能够为你分享孕产、育儿、喂养、产后恢复知识和经验,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欢迎点赞/转发/关注,谢谢!!!
腰背痛,关节疼……产后宝妈该如何调理
产妇产褥期间,出现肢体酸痛、麻木重着者,称“产后身痛”,或称“产后关节痛”,亦称“产后痛风”。本病特点是产后肢体酸痛、麻木重着,局部无红、肿、灼热。由于产后女性体内的孕激素急剧下降,而激素又调控着关节骨头的代谢,加上分娩时用力、出血过多、气血不足等原因,不少女性都会出现关节痛的症状,特别是体弱的都市女性反应会更大。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缓解或者治疗产后关节痛呢?
一、产后护理
在日常饮食、起居等方面要注意保暖;室内既要通风,但不能让风直接吹产妇;注意足部的保暖,最好穿上袜子;室内注意保持干燥,卫生,避免潮湿。
二、外部调养
出现症状的妈咪可用护腕护膝等防护用品,平时在家中还可常备艾叶、姜泥和粗盐巴,按下面的方法适当进行调理:
1、艾叶熬水泡澡:用新鲜艾叶100克(干品50克)和几片生姜一起熬大半桶水,将水汇入温度适中的热水缸中泡澡。
作用:艾叶有理气血、温经脉、逐寒湿兼止痛的作用,产后妈咪气血两亏易受风寒湿邪,宜常用它煮水洗身子。
2、生姜捣泥敷贴:取生姜适量,捣成泥状,直接敷贴于关节处或相关穴位处,用保鲜膜盖上,使姜泥不至马上变干影响敷贴效果。但需注意姜泥会灼热皮肤,皮肉细嫩或易过敏者慎用,以免损伤外皮。
作用:驱风散寒,促进关节周围的血循环和代谢。个别痛点明显的妈咪宜多用此法辅助治疗。
3、粗盐袋热敷法:买食用粗盐1斤,炒热后加艾叶50克,装入纱袋后再用透气性较好的布包住,敷于患处,但需注意调节好温度,防止皮肤烫伤。
作用:缓解局部炎症,改善关节代谢功能。最好能一日一次,连续坚持一个星期以上,盐可重复使用。
三、食疗
产妇在生产后,要注意饮食调理,有一个合理的膳食计划,并进行适当运动,一般建议多吃以下的食物:
1、易消化且富合营养的汤类食物;
2、高蛋白食物,如瘦肉、鸡蛋等;
3、补血类食物,如动物肝脏、黑木耳、莲子等;
4、适当吃些蔬菜,以保持大便通畅。禁食寒凉和辛辣的食物。对于关节疼痛剧烈且有高热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防患风湿热而延误病情。
对于产后调理的食疗民间有许多方法一直沿用至今,不同地域方法又不同,但大都以有温阳散寒、祛风化淤和滋阴补血为主,以下两法可根据体质适当选用:
1、当归生姜羊肉汤:用羊肉400克,当归20克,生姜片、盐、料酒、酱油各适量。羊肉剔去筋膜,剁成小块飞水。在砂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放入当归片、羊肉块、生姜片、料酒,用大火煮沸,去浮沫,改用中火煲至羊肉熟烂,加盐调味。
作用:当归性温,有滋阴补血,润肠通便。羊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胡萝卜素及B族维生素。分娩后血虚乳少,关节疼痛,恶露不止可选用。
2、姜酒煮鸡:鸡一只、生姜半斤(剁成碎块)、客家酿酒一斤,即煮即食。
作用:开胃活血,祛风散寒,还能促进血循环、改善关节代谢功能。
评论